青年律师可以向梅向荣学习什么?
盈科创始人梅向荣一直是个江湖传说。这次在“律所主任春天之约”参访盈科环节,和之后的“香山会议”环节,得以近距离地观察,发现了他身上好几个可以为青年律师学习的特质。
(声明:本文纯属个人观察,不是广告文,也没经过梅向荣审核)
一、大格局
我经常听到刚入行的律师们在讨论,应该成为万精油律师还是专科医生,选哪个执业方向更有前途,薪水和前景优先哪一个。即使已经做出了选择,往往又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,要不要及时刹车变换车道。
这些纠结和懊恼太常见了,以至于我和多数人,可能从来没去想过这些是否必要。
梅向荣讲了几件事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。
第一件事,盈科在2008年确定了规模化战略,然后就坚定不移地去做了,做成了。
很多律所掌舵人到现在还在谈论要不要规模化,怎样适度规模化,但早在2008年,梅向荣就想清楚了,毫不犹豫去干了,也干出了结果——盈科成为了“宇宙第一大所”。这是眼光,但更是定性。规模化过程中能没碰到困难和挑战?能没受到过非议和冷眼?管他呢,只管朝自己定好的方向轰隆隆挺进就是了。
第二件事,是有人在现场提问,盈科有没有创收不好的分所,创收不好的要不要关停。
梅向荣毫不隐瞒地说,首先,你不可能期待每家所成立第一年就挣钱。通常是第一年亏不少,第二年还是亏,第三年依然不挣钱,但第四第五年可能就开始扭转局面了。都指望马上挣钱,天下哪有那等好事。
“什么事情眼光都得放长远,就像疫情,有什么好担心的呢,放在几十年来看,沧海一粟,总会过去的。”
梅向荣还接着说,盈科讲规模化,必须得有一定规模的网点。从这个big picture来说,即使个别分所不挣钱,长期不挣钱,也得存在。局部得失在大局面前,可以不考虑。
看别人做这些事很容易,但设身处地想,有几个能在真金白银哗哗外流的时候不动摇?就好比,青年律师好不容易选了一家成长型事务所,选了一个小众冷门方向,没坚持两年,发现客户少、收入低,是咬牙坚持,还是跟着多数人,纵身跃进那些炙手可热的洪流?
能选定一个目标,坚定走下去,摇也不改、晃也不移,是定气,更是格局。
二、小心机
人人都有一些小心机、好用的小诀窍。比如我上学等公交车时,次次都能根据它前进的速度和司机的眼神判断车门停靠点,然后总能最先上车;在地铁上会根据坐着的人的动作、神情判断谁即将下车,然后到TA前面等着。但这些小事一般我不太讲,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。
梅向荣毫无负担地讲了。
他讲盈科为什么有自己的咖啡馆,咖啡馆的投入和带来的收益,丝毫不担心被现场50位主任“抄作业”。
他讲这段让我想起申浩的田庭峰主任。
“合同相对论”对谈的时候,我问了他一个看起来很尖锐的问题:上海中心那么贵,你租了整层,也没完全用起来,亏不亏?悔不悔?
他完全不觉得冒犯,反倒是认真给我算了笔帐:多少人花钱买门票到对面的金茂大厦看风景,我这儿的风景一点不比那边差,一年有多少同行、客户被吸引过来参访和办活动?这些参访和活动给律所带来多少收益?就算不算这些收益,光这些人来我这儿省下的门票钱,都值回我上海中心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的价差了。
我们觉得别人傻,殊不知那是别人的小心机,我们只是没能力看明白。
梅向荣讲的另一个故事是更心机满满。
他讲自己当年是怎么开拓业务,进入房地产法律服务市场的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,在业务没那么好的时候,他将所有客户都安排在周四下午来办公室面谈——这样一来,大家就觉得这个律师很忙、业务很好,一定很厉害。这个诀窍罗伯特.西奥迪尼的《影响力》《先发影响力》里有提到,但早早用起来且受益的人可能并不多。
不由得想到参访盈科总部时,看到的很像银行柜台服务的综合叫号系统——这会不会是同样的策略呢?进一步,这个实时的动态显示屏,是不是也是一种强大的环境预说服?
青年律师能不能在这些方面动动脑筋,用一些不费力的小诀窍影响客户?
关于说服的方法和小诀窍,我的书里有不少
三、厚脸皮
提问环节,我同桌俊杰主任上来就说梅向荣和盈科的好话,被他马上打断了:“不要吹捧我,我要听真话,越刺激的越好。”我原本就有很多问题想问,得到这样的特赦令,赶紧举手发问。
我提前为可能的冒犯致歉,然后开始问:“我注意到大屏幕上,盈科的客户有170多万,但案件也有170多万,这是不是意味着回头客比较少?原因会不会是盈科律师的平均作业质量不稳定?盈科接下来的发展,有改进律师服务水平和平均服务质量的计划吗?”我有这个问题,是因为虽然见过优秀的盈科律师,也见过非常不合格的。
问这一连串的问题我还是有点忐忑,生怕过于尖锐被他保镖从楼上扔下去。但显然多虑了——他哈哈大笑说,一点也没期待的刺激,然后气定神闲地讲起来他们的案件统计方法和律师评价系统。害得我暗自懊恼自己话说得不够“狠”,没能更深地“扎一刀”(哈哈哈,该死的胜负欲)。
之后他提到自己现在宠辱不惊的状态:“夸我你夸呗,我又不会当真;骂我你骂呗,我也没什么损失。”这还真不是逞口舌之强,而是完全不在意外人对自己的评价,清楚地区分了“你的课题”和“我的课题”。
这点特别值得年轻律师甚至是很多资深法律人学习。我们受过的教育、培训和文化,都使我们具有很强的自尊,有时候是过强了。一旦觉得自己被“侮辱”甚至轻微冒犯了,往往羞愤难当,进而奋起反抗——想想谈判桌上、法庭上,辩论是必要的吗?是有助于案件,还是纯粹是我们的骄傲在作祟?
实际上,脸皮厚一点没什么不好。有什么要求就提呗,被人批评就听着呗,被人夸就笑着感谢呗。
有一次一个年轻律师问我:“T总,客户说的案件背景我不清楚,我该不该进一步发问呢?他会不会觉得我很蠢?”还是脸面问题——这有啥顾虑的呀,不问清楚了犯了错误才是真的蠢呐。
四、真性情
刚刚讲的例子,无一不反映着梅向荣的真性情——惺惺作态的人,干嘛跟这么多同行讲这不见得多光鲜的故事?
更有趣的是在“深度与谈”的最后环节。不安好心的常老师提了个问题:“梅主任最近一次哭是什么时候?”让人想不到的是,他说自己超级爱看电视剧,各种类型的电视剧,且看电视剧时经常眼泪汪汪。
想想那场景还蛮好笑的:一个律界叱诧风云的人,因为韩剧中的情爱聚散坐在沙发上抹眼泪,哈哈哈,太反差了。
他紧接着讲到自己送儿子去英国读书,担心儿子不适应,就在学校旁边的酒店住下来,并且跟儿子说:“儿子,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学校,或者不想读,爸爸马上带你回家。”说这段时他依然云淡风轻,但我坐着底下听着却眼眶发热。不管何等杀伐手段,谁不是个父亲母亲,是个丈夫妻子,是个儿子女儿?
我见过一些非常有范儿的精英律师,非常professional,行为得体、白璧无瑕,但总觉得缺了点“人气”,也因而没办法与他们建立更深一点的友谊。反倒是一些不惮于暴露自己的、示人以真的律师,非常容易获得好感和信任。
梅向荣主任就是如此。
我自己一向对“传说中的人”没有太大兴趣,总觉得是被人们涂上金粉神话了。刚见梅向荣的时候更是意外,原来“大人物”也没有非常高大伟岸,也没有想象中的精英律师的派头。但坐下来听他讲,讲这些见得人和“见不得人”的故事,不由得感慨:每个人的成功自有其成功之道,这些基本的特质塑造了他,也塑造了他人对他的看法。
对你我来说,复制他的任何一个策略都无法带来同样的结果,因为他的成功除了能力,还有运气与时代红利。
但学习他身上的这些特质——大格局、小心机、厚脸皮和真性情,却可能使我们更坚定一些,更轻快一些,更自洽一些,更受欢迎一些。
分
割
线
你可能还想看: